糖尿病衛教【衛教師:黃詩婷】
前言
隨著社會型態及國民生活型態之變化,全球糖尿病患者日暨增加,估計2025上升全球人口
5.4%,約三億人左右罹患糖尿病。自1987糖尿病在國內之高盛行率和死亡率高居十大死
因第五位,糖尿病發病到診斷出來的時間約差距4-7年,而其間則可能對健康造成諾大的傷
害,若無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而靠著衛教可提升患者知識、態度、行為及伴隨而來的代謝
改善。
內容
糖尿病前期(是指血糖值高於正常但尚未達到診斷糖尿病的標準,即介於正常與糖尿病中間
的過渡時期。當空腹血糖介於100-125mg/dL時稱為空腹血糖異常(impaired fasting
glucose, IFG),攝取75g葡萄糖2小時後之血漿葡萄糖濃度介於140-199mg/dL,則為
葡萄糖耐受異常(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IGT),只要符合IFG或IGT中一種或兩
種皆符合則稱為糖尿病前期)為發展成第二型糖尿病最主要的風險之一,糖尿病前期發生原
因除先天性之外,身體活動量少、高脂、低纖、肥胖都是主因,因此前期患者若無執行飲食
控制、運動、隨著社會型態及國民生活型態之變化,全球糖尿病患者日暨增加,估計2025
上升全球人口5.4%,約三億人左右罹患糖尿病。自1987糖尿病在國內之高盛行率和死亡率
高居十大死因第五位,糖尿病發病到診斷出來的時間約差距4-7年,而其間則可能對健康造成
諾大的傷害,若無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而靠著衛教可提升患者知識、態度、行為及伴隨而來
的代謝改善。
體重控制
7人中則有1人罹患糖尿病。糖尿病合併症: 眼睛病變、腎臟病變、神經病變、心臟血管病變、
足部病變…等。因此顯示出糖尿病專業工作人員的重要性,一方面需要積極照顧糖尿病人,
減緩併發症發生,一方面也要篩檢高危險群,介入預防措施以防範糖尿病發病,而糖尿病病患
若能有效的自我管理、良好的血糖控制,將有助於延緩及預防病情的進展、併發症的傷害、降
低健康照護費用以及增加患者生活品質。
糖尿病衛教
著重的是知識、態度、行為,認為知識會影響態度,態度又會影響行為,所以衛教的模式往往
是著重知識的傳授,常常為了節省時間及人力,採用單向式、大班制的演講方式,目前研究
「行為改變」才是改善之重要關鍵,而要達成,需靠患者的自我形態。在健康促進的時代,衛
教人員扮演角色愈顯重要,需結合教育、政策、法律、組織團體支持達到健康目的。糖尿病患
健康促進而言,個人自我照顧行為不僅僅是執行良好的運動、飲食型態及自我監測,更應涵蓋
人際關係、壓力處理和靈性成長等健康行為。慢性病照護模式中,患者與健康照護者互為夥伴
關係,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需增進患者動機且賦能讓病人成為其糖尿病自我管理的專家,並
期待能貢獻其與慢性病共處的生活經驗成為「病友專家」,增進糖尿病自我管理支持。支持最
美麗回饋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及回饋,幫助過程中幫他人亦幫自己,同伴支持系統主要功能
:生活中落實自我管理和疾病預防應有行為、提供社會和情感方面的支持、強化與醫療和社會
資源的連結、提供持續性的支持。
(1) 加拿大同伴支持
Tricia S. Tang心理師致力於研究有效的病友支持活動,研發滿意度及有效性的評估表,所以
參與了IDF( 國際糖尿病聯盟)Peer Leader Manual 的編輯,認為有效的糖尿病管理教育必
需符合病人需要且有持續性,推行PLEASED Program (Peer-Led,Empowerment-based
Approach to Selfmanagement Efforts in Diabetes),此為衛教人員及病友專家一起參
加的訓練計畫,此計畫長達15 個月,其中前五個星期,每星期六由衛教師及病友專家們一起
參加培訓,之後的病友支持活動則由病友專家們來主導,將糖尿病教育活動推廣至社區,能長
期促進行為改變。
(2) 醫院-社區-同伴-志願者“四位一體”
病友支持團體要長期運作,還需要醫學院學生等志工團體加入,協助一些年紀較大的志工完成
病友支持團體推動相關庶務及協助設計吸引病友參與的有趣活動。
(3) 澳洲同伴支持與新技術應用
利用大眾媒體及科技於糖尿病患者之衛教室一項挑戰。可建立網路社群,利用網路資源,如網
頁、手機、電郵、臉書等推動糖尿病友支持活動。但必須重視個人導向,且能給予終身的支持
,針對特殊族群也應建立特殊團體,並需重視糖尿病常會伴有心理疾病等共病現象。
(4) 香港醫院的糖尿病同伴支持
經過培訓之醫師及護理人員推見50位控制良好之糖尿病患者參加培訓,其特色為完成完整年度
檢查及控制結果登錄,由經過培訓之病友專家擔任組長,定期電訪關懷其組員。
(5) 依托於病友團體發展同伴支持
一年8760 小時都要重視自我的健康管理運用網站及病友團體來推動同伴支持活動。
(6) 慢性病病友同伴支持計畫「Peer for Progress」(PfP)
世界各地不同國情及文化,運用不同支持模式做整合進而發展到社區,且有持續性的支持是相
當重要的。